法制周報訊(通訊員 黃由程) 5月24日下午,李某某、曾某某等四人來到蘇仙區(qū)白鹿洞司法所,稱四人是郴州市蘇仙區(qū)某休閑館的美容師。由于工作提成低,且與當初面試時約定的不一致,現(xiàn)在要求辭職,但是老板不予理睬,沒有任何答復,無奈到司法所尋求幫助。調解人員簡單了解情況后,隨即致電該休閑館店長宋某某,經溝通,宋某某來到司法所進行調解。
原來,李某某等四人之前面試時與店方約定的工作平臺只有美團平臺,但該店后又增加了優(yōu)選平臺,造成工作量大、提成低,于是四人向老板提出辭職,但老板沒有任何回復。因辭職無果,李某某等人便于5月23日上班期間集體罷工,店長則直接發(fā)通告處罰扣除李某某等四人每人全勤獎200元和拒客損失300元,共計500元。
李某某等人要求辭職,并對于處罰的500元不服。店長宋某某認為李某某等四人如需辭職也需要提前一個月申請,且集體拒客給門店造成惡劣影響,理應重罰500元。調解員提出兩個方案:1、李某某等人立即離職,并接受扣罰500元;2、李某某等人繼續(xù)做滿一個月再離職,要求服務好客戶,站好最后一班崗并按正常工資發(fā)放,扣款降低為每人200元。因當事人宋某某只是休閑館店長,無法作決定又聯(lián)系不上老板,需回去向老板匯報調解處理的兩個方案。雙方約定次日再進行協(xié)商。
5月25日上午李某某等人、休閑館老板馬某某和店長宋某某一同來到司法所,老板表示兩個方案都不同意,需要重新調解。見雙方爭執(zhí)不下,調解員決定將當事人雙方分開調解,單獨了解各自的想法并提出建議,而后再坐在一起進行共同協(xié)商。
經過調解員認真解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》相關條例,耐心地說法說理,雙方各自退讓、相互理解,最終達成調解方案:休閑館同意李某某4人立即離職,并正常核算發(fā)放工資。由于李某某4人集體拒客行為對休閑館造成了損失,每人扣除全勤獎加拒客損失500元。
至此,一起勞資糾紛被成功化解。
責編:劉建軍
來源:法制周報